什么样的人容易出现心理障碍
来源: | 发布时间:2015-04-15 16:35:22|浏览量:1811

      在生活中,总有这样一部分人,他们早在青春期时,就开始陷入生命的痛苦历程,遇事总是不顺心,做事总是不到位,环境总是不如意,身体总是不舒适,自己总是和自己过不去,当事人自己认为是现实对自己太不公平,别人认为是庸人自扰之。对于这种情况,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分析,极有可能是当事人心理方面出现了问题。

      什么样的人容易出现心理障碍?这要从人生的幼年说起。在人年幼时,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非曲直、好坏道理,过着一种饱食终日、质朴率真的生活,欲望得到满足就快乐,得不到满足就痛苦,情绪反应简单而直接。随着年龄渐长,家长与周围文化的影响会强烈作用到孩子的身上,是非曲直、好坏道理在孩子的内心世界生根、发芽、开花、结果。例如:喜欢吃糖是孩子的天性,一个孩子得到一块糖满足、两块糖高兴、三块糖很高兴。

      那么,让我们来看看这三块糖可能会引发的几种结果。

      第一:如果家长手里有三块糖,对孩子而言,全部放到嘴巴里是最佳结果。当家长一边讲着“孔融让梨”的故事,一边给孩子第一块糖,同时把另一块糖给爷爷的时候,孩子要是大哭大闹,不但要受到批评,而且后两块糖也绝对没指望得到了,相反孩子要是主动建议把第三块糖给奶奶,二位老人一喜之下,有很大可能把两块糖当奖励回送给孩子,结果是合家欢乐。从本能而言,孩子让糖是违背本性的,但当孩子在外界影响下,通过违背本性的行为得到更多奖赏的时候,就会自觉的重复这一行为,重复到一定程度后,即使是没有奖励,孩子也会以让糖为乐,推而广之为助人为乐,而不再为其他目的。这样的孩子将来基本会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个体。

      第二:再回到孩子大哭大闹的场景下,家长要么骂养了一个“白眼狼”,要么都眼含伤心的泪水,感叹自己教育的失败,面对此情此景,孩子很容易陷入到自罪自责的心境中,本能是想要糖,但要糖的念头一出现就有犯罪感,至此,心理冲突就形成了。

      第三:家长一看孩子哭闹,就把三块糖都给了孩子,但附带一条规矩:当着外人的时候不能这样,很丢人。言外之意,外人的评价比自己的本能需要更重要,为了面子要牺牲里子。长此以往,“死要面子活受罪”就成了孩子的行为准则,为了外界的风评,而压抑或牺牲自己合理的欲望,活的痛苦、干瘪。

      第四:孩子想得到后两块糖,以爷爷为代表的家长们一唱百和的提议背过两首唐诗就可达到目的,等孩子殚精竭虑、口干舌燥的背完诗词后,不仅觉得后两块糖得来的没意思,就连含在嘴里的第一块糖也没品出味道来,吃糖的快乐被枯燥背诗的痛苦淹没的一干二净;本来一个满足口福的乐事,变成了背书的手段,而背书又违背了孩子的意愿,此类逻辑的事情做多了,在以后的生命中,恐怕也就再难找到发自本能的有兴趣、快乐的事情了。

 

   一个孩子吃糖的例子,牵出如此多的内容,在于启发我们结合生活的实际,举一反三的省察自己的成长历程和对子女的养育方式。一个人最后演变成为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个体,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,而是潜移默化的过程。生活中缺乏情趣和游戏的人容易出现心理障碍。

上一篇:“怨”是生病的根源 下一篇:控制情绪?孩子的大脑还没准备好
ADD:杭州潮王路18号,浙江工业大学子良A115教室 TEL:0571-88320866 FAX:88320866 版权所有:浙江省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

Powered by zybstudio cicms